国外厌氧胶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1953年美国R.E.Burnett和V.K.Krieble研究甲基丙烯酸多甘醇双酯氧化时发现了丙烯酸酯的厌氧固化特性。后来通过加入一定量低活性过氧化物制成了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以后技术日趋完善,目前美国的厌氧胶产量居世界之首,其最大的产胶商为乐泰公司。其产品种类较多,每一种都是根据某种需要而配制的。胶的黏度范围从稀至水状到稠至牙膏状,硬度和强度范围变化也很大,小至可以轻易拆卸,大至可以作高强度结构胶黏剂。
从厌氧胶的发展来看,已有的通用型厌氧胶发展有四代:第一代是20世纪61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甲基丙烯酸多元醇酯为主的品种;第二代是1975年发展起来的聚氨酯改性的结构厌氧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第二代结构厌氧胶;随后又陆续出现了大间隙填黏型第三代紫外光固化型厌氧结构胶;进入80年代后,厌氧胶的一个突出进展是实现了微胶囊化。通用型厌氧胶用于锁紧和密封时,性能非常优良,但在使用中需经清洗螺钉、涂胶、去除余胶等步骤,并有少许刺激性气味,影响其推广应用。如果将厌氧胶包在高聚物内,成为干性的微胶囊,然后和附着剂一起涂螺钉,这样的预涂布螺钉是“干性”的。但在拧入螺纹件中时,将胶囊挤破,流出胶液,此时因缺氧而固化,起锁紧和密封的作用,这是胶种和涂胶工艺完美结合的结果。有人认为这种厌氧胶是第四代厌氧胶,其突出特点是既保留了厌氧固化的特性,又较好地克服了厌氧胶的某些弱点,使之更好地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发布日期:20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