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制定并有望近期出台,该规划或将突出重点发展高端产品,未来生产高端产品的有机硅企业有望集体爆发。 导读: 高端有机硅产品面临发展良机 有机硅产业发布“十二五”规划 发展前景可期 有机硅高端产品将紧俏 新能源与电网建设拉动有机硅材料的需求 “十二五”国内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超九成 “十二五”新材料产业“蛋糕”将达2万亿 国信证券:有机硅行业深度研究 国海证券:化工新材料前景广阔 荐4股 【掘金有机硅8大概念股】
高端有机硅产品面临发展良机 有机硅是功能独特、性能优异的化工新材料,其在耐低温、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性、绝缘、不燃等方面性能突出。其品种、牌号目前已达到5000到10000种之多,主要有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消费国和生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大量高端产品依赖国际厂商。业内人士认为,正在制定的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未来或将突出重点发展高端产品、调整单体领域产业结构,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新增产能要求或提高 业内人士透露,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有可能提出,到2015年实现国内甲基单体产能达300万吨/年,苯基等其他单体总产能超过10万吨/年。根据银河证券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大约在225万吨/年,“十二五”期间单体总体规模的增长有限。 此外,该规划或将在新增产能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单套设备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以上;主产品二甲基二氯硅烷平均收率85%以上;氯回收利用率≥80%。未来大装置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据了解,目前国内厂商中只有星火、新安等少数企业拥有大装置能力,如果考虑副产品综合利用,大装置的单位成本将大大低于小装置。而苯基、苯基甲基、乙烯基单体装置国内目前仅昊华晨光院、元永、合众、宏达等少数企业拥有工业化装置,且规模较小,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产品前景广阔 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具有用户需求差异大、产品牌号多的特点。目前,国外公司单体深加工比例在50%以上,下游产品多达上万种。道康宁和信越分别有7000和4000种有机硅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每年另有数百种产品在研,通过开发特定领域专用产品和定制化生产,获取高利润。 目前国内企业的107胶、硅橡胶、硅油等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特种硅橡胶、硅烷制剂等专用领域发展较为滞后,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将重点推进高端深加工产品的再开发,预计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太阳能、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专用有机硅产品(如硅橡胶)将有望获得爆发式发展。 一体化价值将显现 我国有机硅行业上下游发展呈现两极分化。在国内存在有机硅单体反倾销保护政策背景下,近年来国内企业大量上马单体产能,这些产能于2009年至2012年进入集中释放期,行业单体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但下游深加工产品发展缓慢,进而使得下游深加工企业持续获得高盈利,而异于国际市场以一体化企业为主的行业特征。 从国内有机硅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单一的单体和中间体企业很难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无法回避价格大幅波动的冲击。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具有融资能力的龙头企业在单体领域完成布局后,都积极拓展下游产品。未来龙头企业单体/中间体内部消化比率将大幅提升,对应单体/中间体商品量将大幅减少,而行业的利润将从下游深加工领域向全产业综合收益转移,一体化的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对冲能力逐步显现。 有机硅行业部分相关上市公司 公司 原料 单体 深加工 白炭黑 产能 产能 产能 产能 新安股份8 20 10.9 0.2 宏达新材7.5 9.1 三友化工6 ST新材25 12 鲁西化工5 硅宝科技2.8 回天胶业0.8 双龙股份3.6 单位:万吨/每年(.中.证.网) $$$ 有机硅产业发布“十二五”规划 发展前景可期 8月18日,有机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宣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十二五”期间,有机硅产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逐步建立起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李勇武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有机硅产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为有机硅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家鼓励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对有机硅产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制约有机硅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有机硅单体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偏低;下游产品品种数量少,同质化严重,附加值偏低,高档产品依赖进口。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受制于人。三是安全环保形势仍然严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制约。 李勇武强调,“十二五”时期,有机硅产业要把战略重心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先进技术和产品,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加快转型升级,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宋显珠在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特种硅油,高性能硅橡胶和硅树脂,高效偶联剂等列入了鼓励类目录。工信部目前正在编制的新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涉及到高性能的有机硅材料。这无疑为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化.工.报) $$$ 有机硅高端产品将紧俏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化工新材料峰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提高有机硅、聚甲醛等通用型、中低端化工新材料的产业准入门槛,以遏制其低水平重复建设,并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的高端产品。 “化工新材料是七大战略信息产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而有机硅又是化工新材料的重要方向。”浙商证券化工新材料分析师程艳华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准入门槛的提高,上市公司在研发能力占据优势,有机硅高端产品将紧俏。” 鉴于创业板与中小板新股的不断发行,那么A股中到底有多少家公司从事有机硅的生产、研发与销售呢?《大众证券报》查阅大量资料以及结合新股主营目录发现,主要有7只股票的主营业务涉及到有机硅,它们分别是:硅宝科技(300019)(有机硅室温胶)、新安股份(600596)(有机硅单体)、ST新材(有机硅单体)、宏达新材(002211)(有机硅单体及副产物)、回天胶业(300041)(有机硅胶)、高盟新材(300200)(有机硅胶)、双龙股份(300108)(硅橡胶)。在这其中,双龙股份、回天胶业、硅宝科技均是来自于创业板的新股,新产品的投产将是未来股价的催化剂。 从近期券商对于上述7只股票的盈利预测均值看,回天胶业未来盈利最被看好,分析师认为2011-2012年该股的每股摊薄收益将达到1.01元、1.40元,市盈率为31.53倍与22.76倍,而双龙股份、高盟新材、硅宝科技今年的EPS预计为0.47元、0.49元、0.42元。 另外日信证券对于回天胶业给予了强烈买入的评级,东方证券、国海证券(000750)、宏源证券(000562)给予ST新材买入评级,双龙股份与宏达新材分别被安信证券与宏远证券给予了买入评级。 $$$ 新能源与电网建设拉动有机硅材料的需求 北极星电网在线讯:“2010年有机硅在生产太阳能电池、LED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领域的用量达到1.5万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50GW,将会拉动有机硅消费5万吨。”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委会秘书长杨晓勇在8月18日举办的“有机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宣贯大会”上做如此预测。记者还从会议上了解到,以有机硅材料为主的复合绝缘子在高压,超高压输电绝缘子中用量约占50%,在特高压线路中高达70%。电网建设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持续旺盛。 有机硅工业四大类下游品种之一:硅烷偶联剂能很好的提升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之间的复合性能,主要用于各种复合材料改性和材料的表面改性,起到偶联剂、交联剂、粘连促进剂、表面保护剂、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接枝单体等重要作用。 据悉,在光伏组件制造中使用胶粘剂的粘结技术实现电池片封装、边框粘结密封、接线盒与背板粘结、接线盒灌封、汇流条背板切口密封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也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厂家所采用。 根据有关统计,1MW光伏组件需要2000-3000支300ml的硅胶制品,按一吨计算,2009年我国光伏用胶4000吨。 有机硅材料是化工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电力电气、建筑工程、新能源、汽车机械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我国有机硅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行业快速发展,产量、消费量年均增速均超过2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总市值超过200亿元,是全球有机硅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十二五”国内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超九成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史献平在昨天召开的化工新材料发展交流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49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 史献平是在作《“十二五”化工新材料战略研究》报告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说,届时,国内市场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将从2009年的62%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81%,到2020年国内自给率要超过90%。 据介绍,化工新材料主要是指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化工合成材料,一般包括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201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总产值约为1700亿元左右。 史献平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譬如风电、核电对高性能玻璃纤维、多晶硅的拉动,新能源汽车对合成树脂的拉动等等。“十二五”期间,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程度,考虑在碳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到2015年每个化工新材料领域要形成两到三个主营业务特色鲜明,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在会上则表示,将研究提出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组建化工新材料产业协会,把握行业运行状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证.券.时.报 .周.荣.祥) $$$ “十二五”新材料产业“蛋糕”将达2万亿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7日在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高云虎说,“十二五”期间将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新材料产业。 到2015年要建立起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产品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 国信证券:有机硅行业深度研究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10年前国内有机硅市场仍保持20%以上增速有机硅属于强GDP行业:2005年全球达到10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几年仍保持5%~8%的增速;国内近3年有机硅的需求增长更是达到29%,预计2010年前仍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中国有机硅在全球产业链中已占据最重要的原料和市场的两端优势有机硅成本构成中,折旧、金属硅以及一氯甲烷合计占总生产成本85%,而这三项恰是中国的强项,另外中国还是全球有机硅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需要中国胜于中国需要世界,这也是全球5大有机硅生产商挤破头想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Rodia甚至把有机硅业务全部卖给了蓝星集团。 解决单体的差距后才能解决深加工的差距单体技术是下游深加工的基础,相对于深加工,单体技术更具有系统性、根本性的特点。尽管近年来国内单体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但展望全球,我们的单体技术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这也是新安股份全面引进原GE有机硅单体技术的根本原因。我们相信,解决了单体瓶颈以后的新安,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得以巩固,在通往全球一流有机硅企业的道路上更加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有机硅:越向下,越宽广沿着有机硅产业链,越向下,越接近消费:全球有机硅下游有上万种产品,其中在化妆品、汽车、建筑、电子电器里面的应用都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需求增长也自然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参照全球平均吨单体4万元左右的销售水平,我国的单体企业吨单体销售只有1.3万元左右——这既说明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也说明内生的增长动力很大。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大有机硅行业概念的相关股票在有机硅产业链上,我们至少看到了6家上市公司:新安股份、星新材料、长园新材、沃尔核材、德美化工和传化股份。 有机硅的龙头股是新安股份:其与迈图(原GE有机硅)的合作将为其在国内有机硅领域带来系统性优势,其次是星新材料,未来蓝星集团有望将Rodia的有机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我们继续维持传化股份和德美化工的推荐评级,并建议关注新股沃尔核材。 $$$ 国海证券:化工新材料前景广阔 荐4股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新材料是近年来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化工新材料性能优越,技术壁垒高,前景广阔。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化工新材料主要用于新兴产业以实现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在技术上难度较大,技术壁垒高,产业集中度高。 我国化工新材料对外依存度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在56%左右,其中新领域的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52%,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自给率仅为35%和30%。我们结合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重点关注进口依赖度高、国内企业技术取得突破、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的细分子行业的投资机会,包括高性能特种纤维材料、改性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锂电池材料等。 高性能纤维壁垒高,芳纶纤维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烟台氨纶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5月底投产以来运行正常,芳纶1414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芳纶纤维的国产化又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烟台氨纶成为我国唯一能够规模化生产间位芳纶,公司成为我国最大的芳纶纤维产业基地。 工程塑料需求旺盛,技术领先者最为受益。国内特种工程塑料的一些品种取得了巨大突破。深圳惠程控股子公司实现聚酰亚胺规模化量产,汽车用改性塑料龙头企业普利特的TLCP液晶高分子材料也将量产,特种工程塑料的量产将打破国际巨头寡头垄断的格局,相关企业投资价值显著。 建筑节能需求蓝海打开聚氨酯材料长期成长空间。建筑保温市场启动后,聚合MDI和硬泡聚醚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MDI需求增速明显超越相应GDP增速,国际上SRI咨询机构预测未来5年全球MDI需求量将以年均5%以上速度增长,而未来3年内,全球仅有烟台万华的MDI装臵投产,全球年均供给增速不到5%,MDI供求将持续偏紧,行业景气有望不断上扬。 锂电池材料方面,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材料需求数十倍以上增长。目前锂电池材料中正极材料毛利率超过30%,负极材料超过20%,电解液达到40%左右,隔膜超过70%,六氟磷酸锂电解质材料为70%左右。目前锂电池材料行业瓶颈较高,国内目前正极、负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电解液、隔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产品供不应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推荐氨纶差异化比例提高降低周期性、芳纶1414纤维提升估值水平的烟台氨纶(002254),推荐TLCP液晶高分子材料提升估值水平的车用改性塑料龙头普利特(002324),推荐受益于MDI行业景气上扬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提升的烟台万华(600309),推荐锂电池产业链最为完整、受益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佛山照明(000541)。 $$$ 硅宝科技:销量增加推动业绩上涨,新能源用胶前景广阔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毛伟,郑方镳 事件: 硅宝科技发布201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90.97%;营业利润2190.58万元,同比增长2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6.87万元,同比增长17.07%。按1.02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0.20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0.17元,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0.10元。 点评: 硅宝科技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原因是主营产品销量同比大幅上涨。 产品销量显著增长和新增业务推动营业收入快速上涨。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涨90.97%,这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渠道改革后推动有机硅室温胶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7%,特别是幕墙胶和门窗胶销售增速明显。而公司新增硅烷偶联剂营业收入达到3407.49万元,占主营收入的24.63%,成为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另一主要原因。 成本上升和新产品开工不足拉低产品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有机硅室温胶毛利率同比下滑5.6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拉低产品毛利水平。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和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建筑领域用胶占比增长也是有机硅室温胶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硅烷偶联剂开工不足导致盈利能力较低,带动主营产品综合毛利率下滑。 销售渠道改革持续推动销量快速增长。国内有机硅室温胶企业目前仍处于完全以销售渠道为核心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由于公司管理层基本以技术研发背景为主,因此此前在销售方面略显薄弱。公司年初按行业划分销售部,改革销售渠道,改革效应在上半年已初步显现。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销售能力的加强,公司研发的优势将逐步得到体现,未来销售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新能源用胶和硅烷偶联剂步入正轨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新能源领域用胶上半年已实现销售,下半年销售将步入正轨,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并且新能源领域用胶毛利率水平较高,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随着硅烷偶联剂开工逐渐稳定,毛利率将有所上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上调硅宝科技2011-2013年EPS分别至0.57、0.74、1.00元,随着公司销售环节改革取得成效,新能源用胶,幕墙用胶,汽车用胶等工业胶领域的突破,公司后续发展速度持续提升。除现有业务以外,十二五期间公司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以及相关细分行业的并购方面也都有一定的规划和目标,未来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综合上述原因,我们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 新安股份:东方渐露鱼肚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郑方镳,毛伟 投资要点 事件: 新安股份发布 2010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46亿元,同比增长12.90%;实现利润总额2.01亿元,同比下降41.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43.11%,实现每股收益0.247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079元,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0.117元。公司同时公布201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总股本6.79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点评: 新安股份2010年全年业绩与我们EPS 为0.25元的预期基本一致。公司草甘膦和有机硅两大业务尚处低迷期,是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机硅带动收入增长,草甘膦行业低迷导致利润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两大主业——草甘膦和有机硅仍处于行业低谷。其中有机硅业务虽然下游混炼胶和室温胶的需求增长较快,但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单体产能严重过剩,DMC 价格大部分时间在2.2万元-2.3万元区间内波动,因此公司有机硅上下游产品价格都徘徊在低位。但由公司开工水平较高,通过物料循环控制成本,因此有机硅的营业利润率同比变动较小,仍高达27.89%;同时由于公司室温胶和高温胶等下游产品逐步投产,以及新安迈图单体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因此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草甘膦业务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由于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旺而国内灾害性气候频发影响农药需求,同时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出口退税取消等多方面负面因素的影响,2010年国内草甘膦企业基本处于亏损或零利润状态,公司草甘膦业务虽维持较高的开工率,但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仅为1.11%。 因此综合而言,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仍增长12.9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15.00%,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 关注公司两大主业的复苏以及新产业开拓:有机硅行业由于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国内高温胶和室温胶的需求均处于高速增长的轨道,而有机硅产品价格与天胶及油气化工品价格的价差缩窄将进一步推高需求增速。公司在行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仍维持将近30%的毛利率,充分体现龙头地位。 未来随着公司高温胶和室温胶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放量,以及新安迈图项目的达产,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将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获取超额利润。 草甘膦业务将面临走出谷底的机会。国内大部分草甘膦企业亏损已近三年,虽然行业产能过剩仍然严重,但连年亏损将造成部分产能永久性退出,供需结构有望得到改善。同时由于国际粮食价格,原油价格持续走高有利于刺激全球农药需求的增长,因此在乐观的预期下,草甘膦行业今年就有可能逐步复苏。 此外公司明确提出将在两大主业的基础上,发展新领域产业。主要围绕生物技术、新能源、新化学品三个方向,结合目前公司产业链的情况,以生物技术、新材料、助剂为重点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以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战略眼光,新项目开拓值得期待。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2,2013年EPS 分别为0.45元,0.75以及1.04元,我们认为公司两大主业的复苏以及新产业开拓值得关注,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 ST新材:明年主营产品预期将量价齐升,ST新材有望迎来经营拐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王晶 研究结论 公司过去几年处于产能的建设期,投入很大,但增量产能不多。而期间又恰逢经济危机,造成一些主要产品,如有机硅等景气急剧下滑,盈利大幅恶化,甚至到了连年亏损的境地。但基于以下三点原因,我们判断今明两年公司的盈利将有望否极泰来,迎来向上的大拐点! 看点一、新增产能大量投放:11年公司在建工程有45亿元,与现有固定资产相当,并都将于明年投产。其中包括氯丁橡胶3万吨、5万吨有机硅单体技改扩产、12万吨有机硅下游+20万吨单体、5万吨钛白粉产能(现有产能3.2万吨)。这些产能在明年完全达产后,主要产品基本都实现了产能的翻倍,营业收入也有望实现50-60%的增长,达到160亿左右。 看点二、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公司近两年业绩较差,主要是受有机硅上游低迷影响。但明年公司将投产12万吨的有机硅下游产品。而目前下游盈利显著好于上游,毛利率普遍要高一倍以上,在25%左右。公司的技术源自罗地亚,产品质量应该处于国内最高水平,该板块的盈利明年会有显著提升。而钛白粉、丁二烯在今明两年也都迎来了行业大拐点,从原先的业绩包袱到目前大幅贡献盈利(预计今年将贡献净利1亿元以上)。看点三、其他产品的盈利能力也较强:公司其他产品也都属于新材料范畴,为化工中的朝阳产品,目前大体上还依赖进口,国内很少有厂商能够生产,因此未来还是有望维持一个比较理想的盈利水平。我们预测未来吨盈利中枢:氯丁橡胶为4000元、双酚A 为3000元、PBT 为3000元。 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的预测,公司11-13年的EPS 分别为0.58、1.13、1.5元,考虑到未来两年公司新增产能大量投产,并且多数产品景气向上,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我们给予公司12年20倍市盈率的估值,对应目标价22元,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 宏达新材中报简评:中期业绩下滑,长期仍然看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 研究员:祖广平 报告摘要: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0.73%。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000.7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08.4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73%。上半年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二季度高温硅橡胶价格下跌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去年以来国内有机硅单体产能扩建较快,因此二季度相关产品的价格降幅较大。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高温硅橡胶平均销售价格17856元/吨,同比下滑2.1%;销售量23139吨,同比增长10%。上半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22.19%,同比下滑0.46个百分点。 57万吨硅氧烷项目投产后,成本将大幅降低。去年11月份公司定向增发募投7万吨硅氧烷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完善有机硅产业链的又一重大举措。项目完工后,公司硅氧烷总产能近11万吨,除了满足公司自身高温混炼胶的生产需求,还将用以生产硅油、硅酮密封胶等深加工产品。这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提升综合毛利率。 今年多种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投放市场,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有机硅单体装置已实现平稳运行,因此开始把发展重点集中于下游深加工产品。预计公司陆续投产的项目有:3万吨高温硅橡胶项目、5000液态胶项目、5000吨甲基苯基二氯硅烷项目、3000吨有机硅酮密封胶项目等。这些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业绩预测:今年可实现EPS0.33元。预计11-13年EPS分别为0.260.74元、1.70元,鉴于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给予“买入”评级给予2012年20倍PE,第一目标价格14.80元。 $$$ 回天胶业2011中报点评:毛利将回复,期待聚氨酯胶的放量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日信证券 研究员:赵越 事件 回天胶业公司2011.8.18日发布公告, 2011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收2.40亿,同比增长31.94%;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0.45亿,同比增长6.45%;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在毛利恢复、需求增加的前提下,我们保持对回天胶业的2011EPS1.14元,2012EPS1.70元的业绩预测不变,对应2011PE29.29倍,2012PE19.64倍,公司估值在所有创业板股票中较低,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前景,维持对公司的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半年油价继续快速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下游需求萎缩;竞争加剧,重要产品毛利率显著下降;太阳能电池背膜如不能顺利投产,将对2012业绩预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 鲁西化工: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下半年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第一创业 研究员:王皓宇 事件: 鲁西化工公布半年报,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715.23万元,同比增长 49.53%;实现营业利润236,967,914.30元,同比增长29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8,085.24万元,同比增长181.63%,上半年公司实现EPS0.144元,同比增长136.07%。 点评 公司主营产品量价齐升,业绩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085.24万元,同比增长181.63%,主要是除了因为公司主营产品尿素和复合肥同比去年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其中尿素毛利率提高1.42个百分点之外,公司12万吨甲烷氯化物在报告期内投产,其销售量和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增加为公司上半年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司上半年实现EPS0.144元,超出我们之前预测的0.13元,主要原因是公司甲烷氯化物的销量超出我们预期。 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控制良好,为公司业绩大幅提升提供了保障。公司上半年尽管销售量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油价也有较大幅度上涨,但公司的销售费用仍然控制良好,同比仅增加48.77%,低于公司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同时公司的管理费用也仅增长率45.19%,远低于利润增速,体现了公司良好的管理能力。公司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长幅度都低于公司的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也是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0万吨航天炉尿素项目试运行,下半年业绩值得期待。公司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年产30万吨尿素项目,已进入全面联动试运行阶段。公司30万吨航天炉尿素项目投产后,不但能够大幅降低公司的尿素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以其为原料的下游联产效应将提高其他产品的盈利能力。我们在今年5月3号的报告《在蜕变中成长》中提到,公司的众多产品是以原料煤生产尿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一旦30万吨尿素投产,将放大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各产品的盈利能力也将远高于行业水平,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公司30万吨尿素项目进入全面联动生产状态,公司下半年不但有新产品不断投产,销售量大幅增长,而且还将提高原有产品的盈利能力,综合来看,在不考虑宏观经济下滑导致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超过上半年,下半年业绩有望达到0.2元左右,值得期待。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上调前期的盈利预测,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35元、0.57元、和0.81元,按照最新股价6.91元,对应的PE分别为21倍、12倍和8倍,我们认为目前住处于由化肥原料向精细化工转型期,未来公司成长性非常好,继续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下滑;2、公司主要原料煤大幅上涨;3、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等 $$$ 双龙股份: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绿色轮胎”突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谭志勇,刘军 报告摘要: 中期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02.18万元,同比增长13.48%,主要原因是T-B2产品、T150产品、消光剂产品和疏水销售收入增加所致,增加比例分别为20.77%、20.33%、27.18%、32.22%;净利润1,455.95万元,折合EPS为0.22元,同比增长4.45%。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5.95%,比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原材料纯碱、硫酸、中煤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纯碱报告期平均单价为1,758.93元,同比上涨37%;硫酸报告期平均单价为782.32元,同比上涨4%;生产用中煤报告期平均单价为429.50元,同比上涨22%。公司产品提价幅度约在10%,原材料价格综合上涨幅度超过了公司产品提价的幅度。上半年的综合净利率24.26%,仅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小于毛利率下降幅度,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率由去年的12.93%下降到今年的9.82%,下降了3个百分点。项目投产进度略低于预期:募投项目通化2万吨高分散白炭黑生产线预计于8月26号投产,基本符合预期;超募资金项目万载县年产3万吨沉淀法白炭黑生产线原本预计10月份达产,但因今年万载县地区雨水偏多,影响工程进度,预计该项目11月底投产。募投项目与超募资金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将由1.6万吨增加到6.6万吨,将大幅地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期待绿色轮胎应用领域的突破:面对2012年11月1号欧盟轮胎燃料效率分级标签法案将正式实施的压力,国内轮胎企业纷纷上马绿色轮胎项目,而传统的轮胎补强材料生产企业黑猫股份、龙星化工也分别在今年上半年公告了拟进军白炭黑生产,由此可见未来在轮胎的补强材料方面,白炭黑对炭黑的逐步替代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公司在白炭黑领域强大的研发实力将为公司将来打入轮胎企业供应商奠定扎实的基础。公司目前正在与相关轮胎企业进行产品认证,期待公司将来在轮胎市场打开局面。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鉴于公司超募资金项目达产进度低于我们此前盈利预测的假设,我们下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分别下调2011、2012年EPS20%、6%至0.57元,1.38元。我们仍然看好公司在绿色轮胎领域的巨大潜力,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按照2012年25倍PE估值,6个月目标价34.5元。 风险提示:打入轮胎企业供应商进度低于预期 $$$ 三友化工:中期业绩符合预期,收购大股东盐资产向上游挺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程磊,张力扬,王席鑫 事件:公司发布2011年中报,实现营收50.68亿元,同比增35.75%,归母净利润3.78亿元,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218.17%。 公司同时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向控股子公司三友盐化增资7500万元,由其购买碱业集团公司大清河盐化相关经营性资产(约7600万元)。 点评:公司中期业绩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主营产品纯碱、烧碱上半年持续景气,以及一季度公司粘胶产品盈利较好。 我们认为,未来纯碱产品价格受成本支撑以及行业供需改善,仍将维持强势。而纯碱产品强资源和强周期属性决定了未来纯碱企业的竞争必然是资源和能源自给能力的竞争。因此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向上游资源挺进的战略,公司此次董事会决议将集团大清河盐化及相关资产(年产能约100万吨)注入盐化公司,将极大提升公司原盐的自给率,初步预计将增加1个亿的净利润。此外,公司青海纯碱项目和浓海水淡化项目(预计能为公司提供50-60万吨原盐,制得得原盐成本仅为30-50元/吨,节约原盐成本1.5亿元左右)都是围绕获取低成本原盐展开,未来项目具备可复制和扩张性,原盐自给率将不断提升,从而极大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业绩稳定性。 公司粘胶纤维业务差别化率高,是国内差别化粘胶短纤龙头,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同类企业。因此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仍能维持微盈。公司粘胶业务尽管二季度受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但是根据我们从行业的了解,目前行业已处于最差时期,一旦三、四季度下游旺季到来,景气反转,公司粘胶产品盈利能力和弹性巨大。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此次公告收购大股东原盐资产以及浓海水淡化项目将大幅提升原盐自给率,使得公司纯碱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大幅增加,我们认为应给予公司高于同行的估值水平。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向上游资源挺进的战略,公司青海纯碱项目和浓海水淡化项目都是围绕获取低成本原盐展开,未来具备可复制和扩张性。公司另一大主业差别化粘胶纤维业务,目前处于行业底部,未来景气向上,盈利弹性巨大。考虑公司此次收购大股东原盐资产对业绩的增厚,我们上调公司11~13年盈利预测EPS分别为0.71,0.81和1元(考虑12,13年纯碱产品价格可能出现回落,以及公司此次增发对股本摊薄的因素),未来三年复合增长61.6%,给予11年20倍市盈率,合理价格14.20元。 {发布日期:2013-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