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与技巧
1.几种路面行车注意事项
(1)高速公路
a.高速公路除了有全程限速外,更要注意在弯 道、隧道口等地点的特殊速度要求。
b.高速公路上停车非常危险,车辆发生问题应 该及时打开双闪灯提示后车,并进入最近的紧急停 车带,然后迅速把警示牌取出并放在离车尾足够的 安全距离提示后车。
c.在高速公路上非常容易疲劳,保持良好的精 神状态对于行车驾驶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应 当及时更换人员进行驾驶。
d.出行前要检查轮胎的气压,防止爆胎。
e.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要十分重视制动效果,出 发前要仔细检查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如发现有异常 一定要进行维修。
f.驶出高速公路时,注意路口预告牌,做好准备进入减速车道。
(2)山区道路
a.行 车 前 应 首 先 检 查 脚刹、手刹是否正常、有 效,然后检查四个轮胎的 胎压是否正常,如果近期 调换过轮胎,再检查一下 螺栓是否有松动。
b.清理后备箱的杂物,不用的物品将其卸载, 其余物品最好装在一个纸箱或容器内,以免车辆颠 簸物品乱窜或发出响声。
c.山区道路行驶需要停车时,尽量在平坦和视 野良好的路段停车,如果在坡路停车,踩刹车后应 大力将手刹拉紧(比平时手刹要多拉紧1-2格), 然后熄火将变速杆放入一档以防溜车。
d.在视野不好的非直线路段尽量减少超车次 数,如实在需要超车建议先仔细确认前方路况,再 行超车。
e.遇雪天、雨天、雾天应将前后雾灯打开并要 降低档位低速行驶,尽量不要紧急制动,适当减少 刹车的次数以确保安全。
f.山区道路一般绿化较好,有时树的枝叶会低 垂路面,切不可为了躲避刮蹭,随意打方向变车 道,应减速缓行。
(3)乡村土路
a.控制车速,行驶速度不能过快。土路上坑 洼、碎石等障碍物较多,行驶速度过快会造成车身 震动加剧,引起车辆传动系、行走系等机件损坏, 并且直接威胁行车安全。特别是雨天在有积水和泥 泞的路段行车,更要稳住油门,控制车速,用中低 档通过。
b.注意观察不同路面状况。路面上有坑洼、乱 石时,应考虑到车辆的离地面间隙,转动方向盘小 心避让;通过松软、泥泞积水路段,应特别谨慎, 必要时应下车观察,判明车轮确实不会陷入泥土中 时,方可挂低档缓缓一气通过。
c.谨慎下坡。无论是晴天 还是雨天,下坡时都应选择中 低速档位,减小油门缓缓下 坡,不得空档溜坡。因为土路上坑洼、乱石较多, 情况复杂,下坡途中常需制动减速来避让,特别是 有些土路下坡途中有急弯,若空档溜坡,制动时极 易造成车辆跑偏、横甩甚至翻车的重大事故。
d.会车行车时注意避让。会车行驶应注意观察 路面,不要与前车跟的太近,以免晴天被前车扬起 的灰尘或雨天溅起的泥水遮挡视线。特别是久雨后 会车行驶不要太靠近路肩,必要时停车避让。交会 时不要乱打方向和踩制动,以免车辆侧滑产生碰撞 事故。
e.预防侧滑。当前轮侧滑时,应稳住油门,纠 正方向驶出。当后轮侧滑时,应将方向盘朝侧滑方 向转动,待后轮摆正后再驶回路中。遇下坡中后轮 侧滑时,可适当点一下油门,提高车速,待侧滑消 除后再按原车速行驶。
2.复杂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1)雨天
a.保持良好的视野。雨天开车除了谨慎驾驶 外,要及时打开雨刮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 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雾气,则需开冷 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 雾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雾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
b.过水沟、水坑,保持低档高转速,慢速通 过。如积水的深度超过进气口的高度,应选择其他 路线绕行;如水深只淹没小半个轮胎,可以挂一 档,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气通过,切不可中途 停车、换档或急转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车 辆熄火、发动机损坏。
c.夜雨、阴天行车,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在 阴天、雨雾较重、可视性较差的雨天,也应该及时打开夜间行车灯。
d.雨刮器最好一年一换。特别是高速行驶时, 雨刮片向上浮起,扫水能力更差。夜雨中行车,没 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 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2)雾天
a.利用车灯提高能见度。在行车中应该打开防 雾灯、尾灯和前照灯。雾灯灯光穿透雾气的能力较 强。
b.适时停靠车辆。因大雾的影响,能见度降低 至200米以下时,驾驶员看不见前车,只有依赖于 前车尾灯行进,此时要特别注意自己车辆的预防措 施,较安全的方法是将汽车驶向最近的停车场暂避。
c.正确操控车辆。雾天行车,应该将车速降至 最低限速行驶,以使制动距离控制在可见的距离之 内,并保持一定的车距,以防追尾相撞,必要时应 采取停车避让措施。
(3)台风天
a.积水:谨慎涉水。积水超过轮胎的一半,强 行涉水,容易造成进气口进水,影响发动机。涉水 前关紧门窗。在积水路段行驶,维持低速,防止水 花溅到发动机上部的电器,造成熄火。涉水时,与 前后车辆拉开距离。涉水后,离开积水路段后,不 能立即快速行驶,避免刹车片溅水后刹车不灵敏。 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刹车片上的水分甩掉、蒸发后,再正常行驶。
b.狂风:减速慢行。台风带来了狂风天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其他空旷地区的道路上, 因风力未受阻挡,会比其他地方更大。最好的办法 就是减速慢行,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在高架路 或高速公路上,要找最近的出口下去。
c.停车:注意位置。选择停车位置不要贴近露 天广告牌,不要靠近楼上有花盆、杂物的楼房,也 不要靠近锈迹斑斑的空调外机,不要停靠在排水系 统不完善的地下车库。
d.台风过后:清洗检查。台风过后需要及时清 洗车辆。检查油漆表面有无脏物,钢圈、制动鼓、 制动盘周围有无异物,如有异物,会使制动鼓、制 动盘散热性能大大降低,导致刹车性能减低。同时 注意检查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注意清洁后视镜,检查风挡排水槽是否通畅,更换磨损轮胎。
(4)大风天
a.检查密封胶条,紧闭车窗。大风天来时,车主还是要提早检查 一下车窗的密封胶 条是否有老化、脱 胶、开裂现象。风 中行车时,要紧闭 车窗包括天窗。
b.喇叭作用弱化,车速减缓。大风天,车辆的喇叭就显得不那么管用了。行人顶风行走,喇叭声音对行人及其他车辆驾驶员不能起到提醒作用,因此风中行车要比平常更为谨慎,速度更为缓慢。
c.停车远离楼房,防止被砸。风中停车最关键的是防止“天外来客”,为此要避免将车停放在阳台窗户等位置,远离那些枯树危墙,停车时最好不要太靠边。当然这些停车时的经验也适用于行车途中,风中行车除了减速外,不要太靠近楼房或满载货物的卡车。
d.提防雨刮剐伤挡风玻璃。大风天后,车主要小心清除干净可能隐藏在雨刮中的沙粒,再启用雨刮,否则汽车玻璃就有被剐伤之虞。
3.不同季节行车注意事项
(1)春季
a.调整饮食,充足睡眠,克服春困。春天在日常生活中多从饮食上加以注意,减少春困发生。春季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切忌疲劳驾驶。实验证明,钾、咖啡因、碱性食品、维生素等都有助于消除疲劳、保持清醒。具体到我们日常食物中,有胡萝卜、大白菜、茶叶、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这些都是防止疲倦的食物。
b.行车时调整节奏。开车过程中,可以适当打开窗户通通风透透气,车内的温度有变化,也有利于消除困乏的感觉。停车的间歇,可以不失时机地就在车上扭扭脖子、抖抖肩膀。
(2)夏季
a.防止爆胎。夏季公路路面温度常常在70℃以上,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很容易发生爆胎。因此,夏季应注意保持规定的轮胎气压。高温炎热,尤其是午间酷热时,应适当降低车速。车内要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
b.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高温酷暑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车。行驶途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停车时应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处。若温度表的指针已经指近高温度区,这时就必须把车停下来,将发动机熄火“退热”。夏季天气炎热,露天停车使车厢急剧增温,密封的车厢足以让人畜丧生,所以即使是短时间离开,也应带走儿童或宠物。
c.油箱盖要拧紧。高温下,油及水的蒸发自然会增加。油箱盖要盖严,油管要防止渗油;经常检查水箱的水位,曲轴箱的机油油面高度、制动总泵内的制动液液面高度及蓄电池内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等。当工作油液不足时,要及时按规定补充。
d.防止火灾。夏季天气炎热,因此车上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车内抽烟,以免发生火灾。
e.爱车贴优质膜。火辣辣的夏天给爱车贴膜是必要之举,而且还要选择好膜。选膜有小窍门:既要看膜的清晰度、防眩光性,又要关注产品的防爆性、隔热性、防紫外线性等等。
(3)秋季
a.检查蓄电池液位和浓度。入秋后,白天短黑夜长,汽车在黑夜的行驶时间加长,应检查蓄电池的液位,保持在正常界限内。
b.检查暖风的出风系统是否正常。因为经过夏季久未使用,有的车辆暖风系统失灵。
c.检查刹车液。刹车液一定要保持正常范围内。
d.调整手刹的松紧。秋季雨雾天多,路面湿滑,手刹的作用更多,需要调整好松紧度,停车时一定要拉上,方可保证不慢滑。
e.检查轮胎和气压。秋季路面磨擦系数低,轮胎气压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过低。外部气温低、轮胎脆、轮胎气压低、柔胎严重等均可加速老化
(4)冬季
进入冬季除要对车辆发动机冷却液、机油、蓄电池、玻璃清洗液、暖风系统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外,安全行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车辆行驶在冰雪路面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a.起步或行驶过程中禁止猛抬离合器和急加速,应稳定油门匀速驾驶。
b.避免猛打方向。
c.控制车速,车辆需减速时应采用换低档的方法,充分使用发动机制动。尽量少用刹车,若必须时要采用点刹的方式。
d.适当加大行车安全距离,同时注意与左右车辆的距离。
e.在无中央隔离带公路上会车时尽量靠右慢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