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以低聚物多元醇(N220、N330和N303)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硬段、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和轻质碳酸钙(CaCO3)为填料,合成了聚氨酯(PU)弹性密封胶。着重探讨了不同助剂与PU弹性密封胶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当w(辛酸亚锡)=1%~2%、w(轻质CaCO3)=30%~70%和w(DOP)=5%~20%时,PU弹性密封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较适宜的表干时间和硬度。
关键词:聚氨酯;弹性;密封胶;助剂
中图分类号:TQ433.432:TQ4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010)10-0024-04
0·前言
弹性密封胶是一种集粘接和密封于一体的新型粘合剂,已在建筑、土木、汽车、船舶、电气及民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建筑用密封胶的应用范围最广)。性能较好的高档弹性密封胶
包括有机硅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和聚氨酯(PU)密封胶三类[1]。PU密封胶具有耐磨性优、低温柔软性佳、产品性能可调范围广以及价格适中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需求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其性能主要受预聚体、固化剂和助剂等影响较大。
本研究主要考察助剂对弹性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产品性能、可操作性和价格等因素来优选合适的助剂用量。
1·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料
N220(羟值26~86)、N330(羟值26~86)、N303(羟值450~500),工业级,南京
钟山化工;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分析纯,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工业级,苏州前进化工厂;辛酸亚锡,化学纯,天津市冈吉工贸公司;320目(铜网)轻质碳酸钙(CaCO3)、525#水泥、钛白粉、炭黑、滑石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减四油(HVGO)液体填料,工业级,市售;纳米二氧化硅(SiO2),工业级,万载县辉明化工有限公司。
1.2试验仪器
CMT-5105型万能试验机,深圳新三思;HT200型邵氏硬度计,江都市俊平试验机械厂;SUP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德国Zeiss公司。
1.3两步法(预聚体法)制备PU弹性密封胶
首先合成所需-NCO%含量的PU预聚体;然后将预聚体、其它填料、添加剂和固化剂等混合均匀,抽真空脱除气泡;最后将上述物料倒入模具中固化即可。PU弹性密封胶的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

1.4性能测试
(1)拉伸性能:按照GB/T528-1998标准,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定。
(2)表干时间:按照GB/T13477.5-2002(A法)标准进行测定。
(3)邵A硬度:采用邵氏硬度计进行测定。
(4)恢复性:将已拉断的试件对接,在撒满滑石粉的
玻璃板上静置3min,然后测量试件标线间的距离。
(5)微观形貌: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进行观测。
2·结果与讨论
2.1催化剂的选择
催化剂具有高效性、选择性等特点,在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合成等方面应用较广[2]。合成PU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和叔胺类催化剂,前者对凝胶反应(-NCO与羟基反应)的催化效率相对较高,而后者通常在“发泡反应”(-NCO与水反应)中具有较明显的催化效率[3]。在制备PU弹性密封胶中,催化剂用量不仅影响其结晶性能,而且还影响其初粘性能[4]。催化剂用量过少时固化时间较长,但结晶性能较好;催化剂用量过多时固化时间较短,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5],但密封胶的结晶性能欠佳。
有机金属盐对-NCO和羟基化合物间的反应活性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一些有机金属盐可快速催化脲基甲酸酯的形成[3]。二月桂酸二丁基
锡是最常用的有机金属盐类催化剂,但其毒性较大,故本研究选择毒性较小的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辛酸亚锡用量(相对于预聚体而言)与PU弹性密封胶表干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表干时间随辛酸亚锡用量增加而下降。综合考虑可操作工艺性和固化时间等因素,选择w(辛酸亚锡)=1%~2%时较适宜。
2.2增塑剂的选择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①可降低物料黏度,便于物料混合均匀;②可增加制品柔韧性,降低制品硬度和脆性;③可降低成本;④在反应性PU体系中,可延长试用期;⑤作为MOCA的溶剂,可降低操作温度,常用于室温固化体系。
在双组分PU密封胶配方中,
增塑剂是重要组分之一,加入增塑剂可有效改善密封胶的操作性能,方便其嵌缝施工,同时又可以降低成本[6]。因此,适量的相容性良好的增塑剂可有效改善制品的性能。当w(填料)=50%时,增塑剂DOP用量(相对于预聚体而言)与PU弹性密封胶性能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基本上随DOP用量增加呈先升后降态势;当w(DOP)>20%时,体系将出现团聚现象,致使材料的综合性能下降。综合考虑,选择w(
DOP)=5%~20%时较适宜。
2.3填料的选择
填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产品成本、调节产品黏度(增稠)、降低热膨胀系数(或固化收缩率)以及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补强作用)等[1]。某些细填料既是体质颜料,又是遮盖力较强的填料(如钛白粉、炭黑等)[2]。当w(填料)=50%时,填料种类、纳米SiO2用量以及轻质CaCO3用量与PU密封胶性能之间的关系如表2、表3和表4所示。

由表2可知:以钛白粉为填料的PU密封胶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相对最大,遮盖力最佳;不同配方的PU密封胶硬度不同,这与填料种类有关。

由表3可知: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硬度均呈下降态势。这是由于纳米粒子是否分散均匀是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故可按不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纳米SiO2用量。

由表4可知:随着轻质CaCO3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下降态势,断裂伸长率则呈先升后降态势,但两者的变化幅度均不大,说明轻质CaCO3用量对产品性能影响不明显。这是由于轻质CaCO3用量越多,体系中交联点被更多的填料所隔离,致使其不能良好贯通,导致拉伸强度呈下降态势。综合考虑填料的选择标准(低价格、性能稳定且不显著降低密封胶性能等[1])、产品性能与外观等因素,选择w(轻质CaCO3)=30%~70%时较适宜。
2.4不同PU弹性密封胶的微观形貌
不同PU弹性密封胶的微观形貌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各种填料在不同配方体系中的分布都较均匀;当填料用量相同时,
钛白粉粒径明显小于轻质CaCO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含20%DOP的PU弹性密封胶具有黏度相对较低、填料分散更均匀等特点,并且体系中出现明显的“海岛”结构,有利于产品综合性能的提高。

3·结论
(1)助剂在PU密封胶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适量的不同助剂复配使用,有利于改善产品的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
(2)当w(轻质CaCO3)=30%~70%、w(辛酸亚锡)=1%~2%以及w(DOP)=5%~20%时,PU弹性密封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较适宜的表干时间和硬度。
参考文献
[1]黄应昌,吕正芸.弹性密封胶与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1-204.
[2]李邵雄,刘益军.聚氨酯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40-341.
[3]李邵雄,刘益军.聚氨酯
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7-39.
[4]王化举.催化剂用量对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J].化学促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0(5):30-31.
[5]刘益军,付文彦,孙林.催化剂对聚氨酯胶粘剂粘接工艺性能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4,13(6):22-24.
[6]戴永清,李亚军.绿色环保型双组分聚氨酯建筑密封膏的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03(7):8-10.(外审专家:黄智奇)